白雪花繁空扑地,绿丝条弱不胜莺;
元代张光弼《西湖十律》也有“苏小楼前看洗马,水仙祠下坐闻莺”的诗句。
杜牧诗句“千里莺啼绿映红 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“自在娇莺恰恰啼”
1、莺嘴啄花红溜,燕尾点波绿2113皱。——5261宋代:秦观《如梦令·莺嘴啄4102花红溜》
译文:黄莺啄花,红色的花瓣1653从枝头纷纷落下。
2、莺初解语,最是一年春好处。——宋代:苏轼《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》
译文:黄莺开始啼叫,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。
3、燕鸿过后莺归去,细算浮生千万绪。——宋代:晏殊《木兰花·燕鸿过后莺归去》
译文:鸿鹄春燕已飞走,黄莺随后也归去。这些可爱的鸟儿,一个个与我分离。仔细寻思起来,人生漂浮不定,千头万绪。
4、城上风光莺语乱,城下烟波春拍岸。——宋代:钱惟演《玉楼春·城上风光莺语乱》
译文:城上春光明媚莺啼燕啭,城下碧波荡漾,波涛拍打着堤岸。
5、流莺漂荡复参差,度陌临流不自持。——唐代:李商隐《流莺》
译文:居无定所的黄莺总是不停地飞翔漂泊,越过小路,临近河边,无法自持。
自由自在的黄莺在花枝间穿来穿去,非常美丽可爱,啼叫
起来非常悦耳.这诗的特点是动中写静.通过繁花似锦,蝶舞莺啼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
对大好春光的赞颂和自己此时的欢愉心情.
莺”是指黄莺 “娇”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
留连戏蝶时时舞
出自
江畔独步寻花·其六
作者:杜甫
黄四娘家花满蹊,千朵万朵压枝低。
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
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前一句2113是:留连戏蝶时5261时舞。
一、原文
黄四娘家花满蹊4102,千朵万朵压枝低。
留连1653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
二、翻译
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,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。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,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。
三、出处
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·其六》
扩展资料:
一、创作背景
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,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或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春。上元元年(760年)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,寓居四川成都,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,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。时值春暖花开,更有赏心乐事,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。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。
第二年(一说第三年)春暖花开时节,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,写下了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这一组诗。
二、赏析
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,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。春花之美、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,都跃然纸上。
三、作者简介
杜甫(712~770),字子美,尝自称少陵野老,世称杜少陵。举进士不第,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,故世称杜工部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宋以后被尊为“诗圣”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。